故乡(原创,长文,或许琐碎,见谅) http://c1522.amlong.info/htm_data/7/1304/896043.html
一时兴起,把自己关于故乡的点滴回忆发了出来,又找了一些残存的照片,感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三次换图床了,真的是无奈,希望这次OK
图一:鱼塘,斗笠,菜园
图二:站在我家对岸望
图三:村子远看,农田,橘树
图四:我曾经就读过的小学,里面必定还有我用过的桌椅,或者我还在上面刻过字。
图五:我爸妈操持一辈子的农家工具。
图六:天青色等烟雨–洲头远眺
图七:天青色等烟雨–洲尾远眺
图八:媳妇在剥洗从山上挖下来的野竹笋,配上自家熏制的腊肉,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美味。
图九:邻里乡亲在互相帮忙抛秧春耕
图十:去河洲镇赶集时的晨光
图十一:傍晚渔家归
图十二:我家留存的土砖瓦房
图十三:一水中分,水左麻洲水右山
图十四:稻子,还有远山
图十五:每月逢3、6、9,十里八乡的老乡都会坐船来河洲赶集
图十六:每月逢3、6、9的早晨大家就坐这样的船去赶集,带着家里自产的稻,麦,豆,蔬菜瓜果去河洲镇卖,再买点日化用品回家,基本3天赶集一次
图十七:山上的野竹笋,清明前后采挖的时机最好
图十八:已切好片等着下锅的野竹笋,可惜腊肉还没切,各位狼友看不到了,永远是妈妈做的饭菜最好吃了
图十九:大家都说是洋槐花(我原本不认识的,有点不好意思了,哈哈),每到春天,满树满树的开,还有一点香
图二十:伯伯自己雕的墨斗,家乡至今仍是土葬,照片上的都是棺材盖,全部用合抱的大松木手工劈凿,全部卯榫,伯伯一直恪守棺材不用铁钉的传统。
图二十一:这就是麻洲洲尾了,大河、小河就在这里交汇,顿时显得天宽水阔
图二十二:洲小河的对岸,小时候放牛的时候经常游过去玩,很累人的
图二十三:绿油油的的稻田,细雨耕种,真的有点诗画里田园生活的味道
图二十四:有狼友知道这个是什么机器么?家乡产油茶,小时候通宵不睡在榨油作坊排队等着压榨自家采摘的油茶,纯人工啊,压杆压的浑身是汗,茶油现在好贵了,几十元一斤了,记得小时候都是几块钱一斤
图25,未成熟的油茶果,小时候最喜欢干的2件事,用塑料瓶和电线皮制成吸管去吸花蜜,清明的时候上山摘茶泡和茶耳,可惜没有图了。
图26:站在洲中央的水渠四周看,可以看到大河里的滔滔江水呢
图27:过到洲对岸,满眼都是这种丘陵地形了,湖南绝大部分都是类似的地形。土壤属于酸性红壤,灌木多,铁芒萁多,春天的时候,很多蕨,都没人吃,哈哈
图28:南北方的农村,房子的盖法和形状是不太一样的,主要是因为天气的原因。砖都是手工烧的,不是机压砖,不过现在机压砖是趋势了
图29:上初中的时候才修的一座桥,至今还是洲和对岸联系的唯一通道,余下的就全靠船才能出行了
图30-32:站远了看,土砖瓦房几乎没有了,新房越盖越高也越来越漂亮。这都是青壮年南下打工挣回来的钱。一年一年,村子里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童年时那种种的美好却再也回不去了,令人唏嘘啊
图33:天黑了,都回家吃饭睡觉了,没什么娱乐没有灯红酒绿
第一次发图帖,真的不容易啊,谢谢版主大大提点违规的地方,已经改正。真心体会到发帖的不容易,向坚持发帖的各位前辈致敬!
嗯,你是湖南的么?一眼就看穿,湖南衡阳常宁西北角,一个偏僻的地方
其实是湖南,不过江西、广西、湖北、贵州很多地方有些类似的风景
我是新手,不过我试着找一下教程配一段音乐
这个还真是的,我们村子到现在还是半月不见一辆车进村的,摩托车倒是有的,工矿企业木有,要不然日子这么清贫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觉得美啊,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了,哈哈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大堡乡麻洲村,哈哈,一般人找不到的,因为实在太偏了
唉,我也是有这个打算的,到终了最后还是会砸吧落叶归根这句话的
上次回去是去年6月的时候,家乡现在还是原始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8、9点就都睡觉了,除了蛙鸣,就只能听到一两声狗叫了,所以是很安宁的一个所在
楼主家的哪的,也发出来让大家看看啊,城市里生活久了,就想看看淳朴的乡间
我大草榴威武,居然真的碰到邻乡了,你是祁东的么?还是祁阳?
欢迎,肯定欢迎,前提是我也得回去才行,哈哈,到时候私信你
唉,就是因为外面污染重了我才更想念家乡的好哇
因为是农村嘛,每次回去都能闻到泥土的气息,要是春天就更好了,到处是混杂在一起的清新味道,我回去最多的时候是清明节,一为扫墓,另外就是气温好,野菜多,满眼的赏心悦目
很喜欢河洲镇桥头的一家路边饭店,水煮河鱼的味道超级鲜,可惜我把照片弄没了
又一个湖南老乡,彼此安好
我家在衡阳上游,据说源头在广西
好山好水是真的,但是就是交通十分不便,上网都困难
这一张我记得是秋天的时候回家拍的,万物萧瑟,时空静止,自己都觉得安宁
谢谢大家鼓励
老家是麻洲的,挨黄山岩不远,河洲上游坐船1个小时,大概20里水路吧,哥们同道中人啊,也知道河洲的鱼好吃啊,我经常在河洲桥头吃水煮河鱼
不小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啊,看来无论在哪,故乡永远不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