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小孩
摄影/萧敬腾
26
May,2013
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要不然我们怎么会知道他们对我们多么的重要。from《本杰明巴顿奇事》
我妈的故事
作者 / 暖小团
在我见过的所有母亲中,我妈是当妈最早的一个。20岁结婚,21岁生我。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个生于3月20日,又像双鱼座又像白羊座的女人当年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妈是那个有5个孩子的家庭中,女儿里最小的一个,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小她2岁的弟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她是个特例。从小脾气差劲,动不动就哭,外公外婆都拿这个闺女没什么办法。
老人们后来给我讲过我爸妈初次相识的故事:高中毕业,我妈接了外婆的班,在火车站做个平常的检票员,她的任务,是要求让每一个从站口出来的人出示车票,她在上面打个孔,才能顺利放行。上班第一天,她格外认真。结果遇上了我爸。我爸当时是火车站站前派出所的民警,他刚要从出站口出去,就被我妈一把抓住,要求他出示车票。我爸一脸不耐烦地告诉她:“我是警察,不用车票。”我妈不理这个:“我不管你是谁,我只知道你拿出来火车票我才能让你走。”俩人于是在出站口大吵了半天,我爸最终无可奈何地掏出了警官证,我妈在上面打了个孔,才气哼哼地把我爸放了出去。我爸后来逢人就问:“检票口那个大眼睛的小姑娘真不好惹,她是怎么个来头?”
后来一来二去,俩人也算认识了。我爸跟我妈说:“我请你吃个饭吧。”俩人就在火车站前的小饭馆一起吃了一顿午饭。再后来,俩人开始恋爱,一年后,俩人结婚,再一年后,我就出生了。
在我幼年的印象里,我奶奶是不喜欢我的,她想要孙子。据说当年在B超里,我是个男孩儿。那时候家里没钱,做一次B超看了性别就不错了。于是我奶开始给我做蓝色的衣服和小鞋。我小时候嗓门儿大,一出生整个医院走廊里都能听到哭声,我奶乐颠颠地跑过来,说我来抱抱这大嗓门儿的孙子。护士忙解释,说:老太太,你家生的这是孙女儿。老太太一看,脸上笑容顿时没了,随便找个理由就回家了。
我爸倒是喜欢我。听我三姨说,我出生之后她抱着我去给我爸看,我爸当时正在医院门口吃苹果,看着我出生乐得不行,直接就把苹果塞我嘴里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到现在都不爱吃苹果的原因。大伙儿都说我长得像我爸,属接生护士嘴最欠,她还补了这么一句:“要是像她妈该多好看。”
小时候,我爸妈总是吵架,理由都是因为我奶嫌弃我,顺便也就嫌弃我妈。4岁那年,我妈问我,说你想不想要个小弟弟,能陪你玩儿。我说行啊,我要。我妈又说,那你能保护他不被人欺负吗?我说这个没问题。最后,我妈说,那行,生了小弟弟,你得把好吃的分一半儿给你弟。这一句话算是捅了马蜂窝,我从听到这句话就开始哭,中间根本不歇气儿。我妈吓坏了,哄了我一整天才好。
后来我姥给我讲,她那会儿正是怀了个男孩儿,都成型了,她就随口问我了一声,看我那态度不依不饶的,生怕亏了我,于是一狠心就自己去把胎打了。到现在我有时候还在想,当年那孩子要真生下来,我妈当年再不用因为没生孩儿被挤兑,现在长大了也能跟我是个伴儿。想想就特别想抽自己俩嘴巴,觉得特别对不住我妈。
7岁那年,我奶去世,爹妈的吵架也越来越少。只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俩人又开始掐架,因为我妈一吵架就跑过来搂着我哭。后来才知道,她那会儿是怀疑我爸跟他们派出所一个女同事有暧昧,她还偷偷地跟我说过“你爸有别的女人了”。我当时岁数小,但已经有天蝎座典型的爱报复的性格,我说妈,没事儿,你放心,他要是敢找别的女人你就看我怎么收拾他。后来这事儿还是在俩人的一场彻底吵架中不了了之。因为我在那屋写作业的时候,听见我爸实在忍无可忍地跟我妈吼了一句:“你能不能不总这么疑神疑鬼的?你他妈要真是非说我有别的女人,你也得给我合计一个长得好看点儿的算啊。”
在我妈的几个姐妹儿里,我大姨是二婚,俩人都是驴友,赚的钱都用来天南海北的逛;二姨是个老实人,不爱多说话,每天以老公的话为圣旨,倒也活得乐呵;三姨最聪明,能把我姨夫驯化得服服帖帖又会在人前给人家留足面子,只有我妈,看上去跟我爸完全没什么爱意,俩人性格也完全不同。我还真纳闷儿,当年这俩人到底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前几个月,我妈过48岁生日。我在北京打电话回家跟我爸商量怎么给我妈过生日的那几天,我爸给我发来这么一条短信:“姑娘,有些话只能以短信的形式跟你说,因为爸张不开嘴。我特别爱你和你妈,我觉得咱仨在一起就是全部。我岁数大了,折腾不起了,就希望你妈高高兴兴的,你平平安安的。咱仨人能多在一起聚聚,哪怕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也算是我最大的造化。”
我突然就明白了这俩人的爱情。我知道让一个54岁的射手座爸爸说出来这些话该有多难,让一个年轻的时候抽烟喝酒喜欢到处玩儿的男人如此死心塌地到底需要多少工夫。我妈不算聪明,也没读过太多书,她就是凭着自己的一颗真心和那股子倔劲儿彻底让自己的男人一心一意。也许这就是一个女人在爱情中最牛逼的大招。
暖小团,媒体人、专栏作家
问答
@亭林镇工作室问:
是谁第一个打破了沉默,是谁第一声说出“你好”?——谈谈你最觉有意思的搭讪经历吧。
李岫不是秀:小学五年级,一个同校校友 (应该是师兄)来我教室,拿一张纸夹了一块钱直接给我(当时那是大钱啊!),让我和他交往。
阿三个毛:初中的时候想跟操场上跑步的一个男生搭讪,跑过去想问他名字和电话,当时太紧张结果一张嘴说成“你电话叫什么?”……当时尴尬得恨不得踹死自己。
王本磊Kidi:“请问,手机震动模式是那个啊?”姑娘:“会议模式吧。”他:“我调到会议模式,你给我拨下看震不震动。”然后,她报了他的号——打过去他的手机居然欢畅地响了。没等姑娘反应过来,他利索地翻到姑娘的号码:“唉,你叫什么名字呢?”
詼諧的路人:当年在火车站做春运志愿者的时候有个姑娘拿了瓶水走过来,我想可能是来慰问我的,心想姑娘真是人美心善。我正想要不要拒绝来着,结果姑娘面带微笑说:“能帮我开一下吗?”……
Labbp:那天在食堂排队打饭,然后有人从背后拍了我一下,我回头一看,是两个姑娘,然后其中一个害羞地笑了笑说:“不好意思啊,认错人了……”我回过头去。然后隐隐约约地听见其中一个姑娘说:“帅个屁啊……”
白夜行先生:我在看《钢铁侠》的漫画,旁边美女忽然说这是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吗?
Jacobs小包子:那是中考完了的暑假的第一个早晨,我兴奋地坐在电脑面前加上了她的QQ。沉静了半个小时,我终于忍不住用颤抖的双手打出“在吗?”——0.5秒之后,对方回复:“我也喜欢你!”
黑嘉嘉_beat:这个不算搭讪,我有两个朋友喜欢同一个女生,他们不熟,所以我就充当了中间人,一直和那个女生打趣聊聊我那两个朋友。结果有一天我有两张电影票,然后约她一起去看了电影。我是真的单纯看电影,然后看到一半,她牵着我的手问我敢不敢在一起。我当然说敢啦。后来给两个朋友各打了电话,说我们在一起了。
昂帕帕斯的陈年老醋:去吃中饭。一个男孩子跑过来问:“影院怎么走啊?”我说:“就在前面,我也去那边。”他说:“好!你是干什么的?”我回:“黄牛卖票的。”他赶紧跟着说:“那把电话给我吧,以后买票都找你了!”
子虚山上的无忧树:食堂,他坐对面,碗里是我想吃却没打上的鸡腿,盯了大概有五分钟,他终于受不了跟我说:同学,这鸡腿不错,你尝尝……然后我就夹过来了……
王小King的不在场证明:初中时同级的一个女生打扮很像周笔畅,特别想认识她。放学回家路上直接在她身后大叫“周笔畅”,她竟然回头了。我就上前很傻地开始自我介绍。后来我们就认识了,成了很好的朋友,甚至谈起了恋爱(重点是我也是女生)。
丢小賤:在辩论赛上,最后判我们输了,然后对面的四辩站起来说,对面的四辩可以给我电话么……
Ron嘿:912路公交车上,距第一次遇见她已经过去好多天。经过几站路的心里斗争后,在我下车之前翻开随身携带的记事簿,快速地写下了手机号和对她的喜欢,留下的署名却是陌生的同车人。在到站的同时把纸条塞给了她,她一脸的惊恐。那一天,一整天都盼着有陌生号码的短消息。最终,当晚收到了她发过来的短消息,很开心。
好久不见_Remain:师姐,能借我10块钱买碗面吃吗?师姐掏出10块钱。师姐,能再借我10块钱吗,我也请你吃一碗。
16k的纸:回家在电梯见一妹子,我在电梯按钮旁,我就问了问她去几楼,就这样聊起来了。在我想怎么要电话时,她主动掏出名片说:“你买保险了吗?”……
胖也肤浅:朋友做过无聊的事:自己尾号是77885,跟尾号是77880—77889的全部发了短信。还真有回的,不过好像几个都是男生。
Vermouth-是闹来控:小学暗恋一男生许久,好不容易老师调位子他和我只隔一个过道。因为一直觉得他长得好帅且谈吐大方,更听闻其家中条件不俗,我心自卑不敢搭讪。一日课间我桌上摆了几块巧克力,本来就想给他,他见后惊叹一声:“这是德芙的吧!好有钱!”下课间他便偷走了一块,对,偷!
夏红雨:想起郭德纲的相声来(大意):于谦现在是有身份的人,咱这一副寒酸样儿,哪敢主动开口跟人搭话儿,不敢认啊!最后还是于谦打破了沉默,结束了尴尬的局面:“父亲……”
NUC_倩何人换取:在学校遇见一老外,为锻炼我的口语,遂鼓起勇气走过去:“Excuse me, are you a foreigner?”结果老外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对不起同学,我是新疆人。然后我蛋碎了一地……
喜乐小姐是老流氓:在尼泊尔旅行,加德满都的街头遇见一外国美女,遂上前搭讪,本来想说“How are you”的,当时一紧张“How old are you”飞了出去,我俩当时都愣住了……
《一个》介绍
《一个》是由韩寒为主编带领原独唱团全班人马推出的电子读物,于2012年6月11日上线。其宗旨就是希望读者在复杂的世界里,可以沉下心来,放慢速度,每天纵深的去阅读一个报道、一个评论、一个文艺,帮助读者找到他想问的人,回答一个问题。计划周期为每天1期,每周5期,周末暂不出刊。
韩寒对《一个》的解读:“对待不停涌现的热点,我们不强调速度,而强调有趣的视角;对待海量资讯,我们不强调数量,而强调文章的质地;对待纷繁万象,我们不强调浅尝辄止,而强调慢速的纵深的阅读。”
《一个》是本人较为喜欢的电子读物,本人将不定期转载一些内容过来,如果大家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自行查看官方更新。